06
2022.06
863
2022.06.06
一、是人员配备到位。选派相应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伸缩缝维修处置项目组,确保专业化人员配备到位。为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技能,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参加培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升桥梁伸缩缝养护技术水平。通过有效的实战化应急演练,不断强化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丰富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储备,打好主动仗,做到心中有底,从而更好地促进养护与管理成效的提升。
二、是数据调查到位。伸缩缝作为桥梁构造的薄弱部位,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工程技术部、京沪养护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到应急处置工作一线,积极开展详细的现场调查工作,对单缝式、模数式等伸缩缝的型号及主要病害特征进行详细记录,充分掌握伸缩缝实际运营状况。总结伸缩缝存在的问题,对伸缩缝进行统计归类,为桥梁伸缩缝病害治理与伸缩缝采购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
三、是技术保障到位。通过分析路段桥梁常用的单缝式和模数式等伸缩缝的常见病害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研究单缝式和模数式等伸缩缝在维修更换中的技术要点和处置方案,引出具体的维修技术方案,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法和养护工艺,以达到延长伸缩缝使用年限,保障桥梁结构运营安全,提高桥梁运营质量的目的,为后续应对此类病害处置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四、是招标采购到位。严格落实江苏交控采购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防范采购风险。加强沟通协调,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采购工作,以市场调研结果为导向,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需求。根据桥梁伸缩缝病害统计所涉及的伸缩缝型号,及时履行相应材料的采购手续。标准化采购新型高性能材料,既可以缩短维修时间,让道路封闭时间更短;又能够延长桥梁伸缩缝的生命周期。这些都能够展示集中采购的实际应用效果,更高效地为项目服务。
五、是组织协调到位。工程技术部、养护处积极谋划、科学统筹,所属各管理处工程科、养护工区提前召开桥梁伸缩缝处置工作会议。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压实责任,进一步细化落实处置方案。二是总结归纳以往有效经验做法,及时优化工作方案,强化处置工作针对性,巩固系统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梳理可能发生的应急突发事件,做到“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提高风险预判能力。
六、是安全保障到位。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宣传教育。所有施工队进入施工现场前,都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所有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均应穿戴好警示反光背心,并根据专业化施工要求配备完善安全防护物品。施工区域要根据国标要求设置隔离椎、标志牌等安全设施,认真排查设备的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相关新闻
相关案例